发布时间:2024.11.20 浏览次数:次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青年党员作为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为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青年党员的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其在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法学院于2024年11月20日在滨海校区行政楼204、党群服务中心茶山校区行政楼229开展了一场关于青年党员如何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专题课程,旨在引导青年明确方向、提升能力、勇于担当。
课程伊始,老师首先向我们传达了总书记对青年及青年党员的深切期望和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青年强,则国家强。”他勉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一重要指示,不仅为青年党员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也为我们如何在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
老师告诉我们,如果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发展对象,首先要加强思想学习,学懂弄通党的理论知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不断加强思想学习,才能确保青年党员在复杂的形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老师指出,加强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是学深悟透党的理论精髓、提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党校集中培训学习来获取党的相关理论知识,党校是青年党员接受党性教育和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通过参加党校的集中培训,青年党员可以系统地学习党的历史、党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除了党校集中培训外,自学也是青年党员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自学,青年党员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深入研读党的经典文献和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不断加深对党的理论和政策的理解。
在学习内容上,老师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特别是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政策导向,为做好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其次,是要增强服务意识,弘扬奉献精神。作为一名青年党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还要有一颗服务的心、一种谦虚的态度、一样艰苦朴素的作风和两只实实在在干活的手。老师指出,增强服务意识、弘扬奉献精神是青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我们需要有一颗服务的心,青年党员要时刻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工作中,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青年党员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在工作中,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及时改正并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艰苦朴素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青年党员要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不怕难。在工作中,要勇于担当重任、敢于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宗旨和使命;用好两只实实在在干活的手,青年党员要时刻保持实干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理论和政策。在工作中,要勤于动手、善于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团队协作和集体智慧的力量,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最后,我们要加大作为力度,争创先锋模范。在实际工作中,青年党员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善于作为。老师指出,加大作为力度、争创先锋模范是青年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所在。首先,青年党员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做优做强。无论是从事何种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同时,还要积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为集体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他们既是学生又是未来的社会栋梁。因此,他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作为学生干部,在各类组织、班级、寝室中担任学生干部的青年党员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各类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学习上表现突出的青年党员要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同时,还要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帮助其他同学提高学习成绩;在科研领域有所建树的青年党员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研究、竞赛等活动;同时,还要注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在创业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年党员要发挥创业示范作用,带动更多同学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同时,还要积极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教训,帮助其他同学规避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志愿服务领域表现突出的青年党员要发挥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还要注重将志愿服务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需要帮助的人群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服务。
通过本次专题课程的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青年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各项事业中去,努力成为新时代的先锋模范和表率。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版权所有 © 温州理工学院法学院 备案号:浙ICP备05014618号-4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60号
滨海校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海三道337号 电话:0577-86599015
茶山校区: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9015